惠联百城

首页 > 聚焦大同 > 正文

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榜

2015年大同市经济工作重点

来源:大同日报 发布时间:2015-01-13 14:38:22 字体:【     点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六大发展”为总目标,以全面创新为总引擎,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七项重点工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扩大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商事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业改革、深化城市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三农”改革。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深度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六大场馆投资运营、政府购买服务领域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要通过创新融资方式、金融服务、金融体系、金融产品、金融环境,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要推进城市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有效化解存量债务,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制;要分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三块地”改革,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永久性基本农田重新划定工作,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露天采矿用地、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试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增收、贫困人口脱贫创造条件。二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百企强市工程为抓手,重点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要加快推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重点抓好稳定煤炭生产、加快煤电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三方面工作,走出一条革命兴煤之路。要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围绕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冶金化工产业、食品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分类制定规划,积极扶持发展,加快实施步伐,实现非煤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以国药集团威奇达公司为龙头的大同百亿元抗生素生产基地,打造煤机制造基地,把阳高龙泉园区精心打造成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园区,把塔山园区建成煤、电、太阳能光伏材料、新型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抓好左云低热质煤循环经济园区和新能源光伏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万昌、新发地冷链和金洋物流园区以及亿丰世贸中心等项目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大同电子信息产业园。三要扩大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发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引擎作用。坚持“六位一体”,抓实抓好“百日百项”活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投资工程包,初步安排12个领域412个项目,总投资1873.1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28.59亿元。特别要实施好今年开工的大张高铁、煤制气、电力建设和华阳玛里纳陆港四大项目。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发生的违法建设、无理阻挠、破坏施工环境行为,要组织力量,露头就打,形成高压态势,要提前清理大张高铁沿线非法建设,为项目开工创造条件。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特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健康养生、金融保险、信息消费等“十大产业”。特别要通过打响古都、煤都、夏都、佛都、艺都“五都”品牌以及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等工作,突出抓好最具优势和潜力的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把文化旅游作为“吃饭产业”抓在手上、抓出成效。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晋冀蒙(大张乌)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实现与天津港海铁联运,把我市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平台。四要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立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业,形成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着力在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上做文章,年内新建30个高标准园区、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努力推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建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养羊总量达到650万只。民营经济发展,要按照三年振兴计划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民营经济30条意见,多予少取放活,对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信贷融资、人力资源培训、产品销售、创立品牌等各项工作中,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同等对待,同等服务,全力支持。设立1000万元科技专项基金和1000万元人才基金,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五要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要以城镇提质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抓好城乡安居工程,提质城乡清洁工程。北环桥建成,外环路、泉新路通车,开源桥基本完工。灵丘-涞源高速上半年通车,京新高速山西段(天镇)力争年内完工。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场馆外装修全面完成。年内建设好明堂遗址公园,打造丝绸之路博物馆。人力资源市场、老干部活动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廉政教育基地年内投入运行。新开通公交线路8条。今年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44.14万平方米、4253套,竣工120万平方米、9601套,确保做到应安置尽安置。改造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1.2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5万户,扶贫移民搬迁1万人。抓好南郊、左云、新荣和浑源4个县区26个村、8648户、19092人,总投资10.45亿元的采煤沉陷区治理。今年要力争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申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评估。六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认真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城乡安居工程,多渠道抓好扶贫开发,特别要抓好因病返贫、因大病致特困家庭的扶贫济困工作,要由民政局牵头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社保、低保等公共事业发展,认真做好稳定物价工作,解决好保障问题。七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分管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六位一体”责任体系。持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程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管好用好“天网工程”,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分隔线--------
------分隔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