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10时30分,在南郊区西韩岭乡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厂区,一辆餐厨垃圾专用车缓缓驶入预处理车间,将餐厨垃圾倾倒在预处理罐体,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餐厨垃圾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生物柴油及固态有机肥料等再生资源。当日,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市委外宣办联合市政管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市30余家媒体记者,现场见证我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投产运行。
据相关部门统计,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开发区、御东新区目前共有2600多家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日产餐厨垃圾约200吨。如何为这部分垃圾寻找“出路”,避免餐厨垃圾堵塞下水道,杜绝地沟油,保障食品安全,成为我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议题。2012年8月1日,我省首家集餐厨废弃物回收、运输、加工、利用的资源化处理工程在本市奠基动工。
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由市驰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运营的市餐厨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置项目正式投产,占地约41.98亩,日处理餐厨垃圾量100至150吨,年处理量最大达5.5万吨,处理后可获工业油脂(生物柴油)1000多吨,生物燃气270万立方,有机肥2100吨,可减排二氧化碳2.75万吨/年,氨氮减排2000吨/年,氯化物减排110吨/年,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真正达到变废为宝。
大同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厂的投产运行是我省首个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也是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首个投产运行的项目,将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