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不测
新婚丈夫因公截瘫
1965年的春天,新荣区破鲁乡东黄土口村19岁的少女张桂英,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叫王向的小伙子。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宽裕些,婚前还在吴官屯村当农民的丈夫,报名到姜家湾矿当了采煤工。有了知心知意的“另一半”,又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张桂英的心中充满了新婚的甜蜜。
但开心日子没过多久,1965年12月13日,王向在井下工作时,突然被冒落的顶板砸伤。当工友们一路呼叫着将他抬到医院时,整个人已经气息奄奄。经院方抢救,命是保住了,但胸部以下高位截瘫。用当时矿上人的说法,成了“半个人”。
经历了呼天抢地的哭喊和没日没夜的护理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张桂英面前:丈夫注定一辈子站不起来了,自己只有19岁,而且就在事故后不久,怀孕8个月的胎儿也不幸夭折。许多好友考虑到她终身的幸福,都劝她“再走一家”,免得一辈子守活寡。但看到同样年轻的丈夫此刻遭遇的身心创伤,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一句绝情的话。她对丈夫说: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我就绝不会离开这个家!
不放弃
一朝承诺一生坚守
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非常艰难,除了每天数次的导尿通便,还要不断为其翻身按摩,以免生褥疮。王向伤后有脑梗后遗症,最初常抽风,弄不好就会咬坏自己的舌头。有一次看到丈夫突然发作,张桂英来不及拿毛巾,只好把手指临时垫在其上下牙之间。鲜血顿时顺着丈夫的嘴角淌了下来,直到家人闻声找来筷子和毛巾,才将她血流不止的手指抽出来。
为让丈夫放心休养,也弥补自己心里的失落,张桂英在1971年和1980年,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有了可爱的下一代,独立支撑这个家庭的她比以前更忙了。有一次,她独自到外边挑水,回来后发现丈夫和只有一岁多的儿子都跌在地上。就在她外出的这一会儿时间,孩子爬到炕沿,眼看要摔坏,有心无力的丈夫伸手去抓,双双摔下地来。那一回,感觉到空前无助的张桂英抱着丈夫大哭了一场。
情无限
和睦家庭感动煤海
在照料丈夫和儿女的日子里,张桂英不仅练就了钢铁般的毅力,而且掌握了常人很难拥有的技能。类似打针输液通便导尿的活儿,都可熟练完成;带着丈夫到北京上海看病,她一个人可以利索地抱着病人上下床,让许多医护人员目瞪口呆;孩子们小的时候,挑水、买粮、劈柴、打炭,都是她一个人负责。47年过去了,两个孩子一个成了煤矿的中层干部,一个成了机关职员。先后患过糖尿病、脑血栓、乙肝、肺囊肿等多种疾病的丈夫,一直健康地生活到现在。
在姜家湾街道,说起张桂英的名字,知道她们家情况的人都会告诉你:那可是个好女人。2009年,她被大同市授予“和谐家庭好媳妇”称号,还被矿上和集团公司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