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瓶所谓的保健药水就要500多元,我父亲给我母亲买了两大盒花了2000多元。”市民李女士说,她父亲平时省吃俭用,却总把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保健品上。
前段时间,李女士父亲上街散步,看到路边有两个穿白大褂的摆了个摊推销保健品。李女士母亲平时身体不太好,她父亲就过去给老伴咨询,不想那两个“白大褂”没见患者就把病症说了个八九不离十,“说得挺准!”深信不疑的老人在“白大褂”的推荐下,回家拿钱买了两大盒“能彻底治愈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品。
回家打开精美的包装盒,发现每个盒子里边只有两小瓶保健药水。李女士母亲喝完两盒身体也没见有什么好转。“肯定是喝的少,还得买些才管用。”见父亲还想要再买,李女士不得已阻拦父亲,却惹得老人不痛快。
“父亲对那些忽悠人的保健品总信以为真,隔段时间就会买些最新产品回来,不是自己吃就是给我母亲吃。我们劝他不要乱买乱吃,可他根本不听。”李女士说,她有时间就会给父亲讲保健品不能治病,治病还得到医院,可老人就是不愿听。
据了解,像李女士父亲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家住康乐里小区的王女士在一次听免费健康讲座时认识了一位推销员,在那以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推销员执著地给王女士家打电话,邀请她到店里做免费理疗,拉家常套近乎,或是邀请老人去免费旅游,最后终于让王女士掏钱买了近3万元的蜂胶保健产品。“我买的是真品,疗效挺好,有人觉得不管用那是他们体质不适合,你家要是有老年人也可以试试。”采访时,王女士还特意向记者推荐说她买的“药”是真品,别处都是“假”的。
近年来,常有老年人被骗事件发生。在我市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陈雨告诉记者,她母亲听信某保健品公司宣传,花2万多元买回几套保健品,之后又在推销员的“热情”推荐下花5880元买了一台制水机,说喝了制水机处理过的水,身体更健康。“母亲坚持说很多‘患者’现身说法,有功效的。而且母亲也说制水机制出的水做出的饭香,我们吃了也没觉得和自来水有什么不同。其实那些‘患者’尽是保健品公司的‘托儿’。”陈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