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程“下托盘”骨架施工接近尾声,下一步将进行混凝土浇筑
经过50多天的紧张施工,市展览馆平移旋转工程有序深入,昨日记者从上海先为大同工程项目部了解到,二、三、四、五区下托盘梁钢筋绑扎接近尾层,下一步将进行混凝土浇筑,预计本月底上述四区的该项部分工程施工结束。
6月16日市展览馆平移旋转工程正式开工,这座始建于1969年的建筑物开始历史性的“大挪移”。这是国内外建筑物平移领域体量最大、平移量最大的一次整体平移工程,由经验丰富的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昨日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时,项目经理黄长宽介绍说,目前正在对二、三、四、五区下托盘梁钢筋进行完善,下一步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记者在现场看到,围绕着整幢建筑物北侧已开挖出了基坑,建筑物的基础显露出来,墙体上开凿出两排大大小小的孔洞,下层的孔洞伸出了“钢筋笼”,这便是黄长宽介绍说的下托盘梁的钢骨架,对应的上层孔洞是上托盘梁的钢骨架位置,仅上下托盘梁的钢筋用量就有800多吨。在下托盘梁施工完毕后,还要在混凝土表面上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再做一层2厘米的砂浆找平层,误差控制在正负2毫米,然后再在上面铺设专用钢板、放置滑脚(即滑动模块),这样整个建筑物的荷载便支撑在这个梁托着的“盘子”上,然后再平移旋转。
黄长宽说,目前根据实际情况,市展览馆平移方案作了局部的调整,拟沿着展览馆的伸缩缝将整幢建筑物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进行平移,即将原来准备单独平移的中间二、三、四区合并为一个区平移,上、下托盘梁施工完成后,按计划10月1日起开始平移。
据介绍,由于前一段时间雨量集中,项目部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加大材料、设备、人力的投入,正连续加班,采取措施控干水分。项目现场设计负责人苑爱辉说,为强化对建筑物的保护,该工程许多工作要靠人工来完成,比如在上、下托盘梁施工过程中,梁穿过墙体的洞口全部是人工开凿的,其中墙体最厚的90厘米,最薄处也达50厘米,着实费了不少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