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岳翠园的谭先生装房子,在购买建材产品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找熟人来买。“没办法,市场上那么多建材,价格相差那么多,自己完全是个外行,不找熟人就等着挨宰吧。”谭先生说。于是,他通过自己同事的关系,提前预定了一批建材产品。“都挺便宜的,原价80多元的地砖只用了42元,原价10多元的墙砖只花了5元,我们自己选的花样和质量,都挺不错的。”谭先生对自己找熟人买的建材产品表示了满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很多业主在买建材产品时都抱有和谭先生一样的心态,能找到熟人关系就尽量通过熟人买,如果实在找不到才走进建材店砍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建材商家的促销活动三天两头就有,但是不少去参加过促销活动的业主们普遍认为,建材商的不少活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活动的噱头不小,但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优惠,还不如找熟人。
我市一家建材市场的营销副总王先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该市场刚开业时组织了多次优惠让利大型活动,但是发现消费者反应并不积极。原来大同的市民买建材产品有个习惯,就是通过熟人和关系。这种方式竟成了建材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王总无奈地表示,在大同卖建材,真的需要适应大同的水土。
业内人士认为,托熟人和关系买建材产品原因就是我市建材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不规范状态,价格不透明,顾客常常被无良商家痛宰,以致于人们对建材市场逐渐失去了信任,转而通过找熟人来购买。
找熟人靠不靠谱?
一位建材商告诉记者,如今建材装饰业涉及几千多种门类、上万个报价,这里面囊括的东西太多太杂,谁家一辈子也就装修一回两回,里面的猫腻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装修完了,明白了,也上完当了,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很多业主只要能找到熟人就会尽量找熟人买。
那么到底找熟人有没有优惠呢?能优惠到什么幅度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找熟人的优惠程度,主要看是什么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就能拿到较低价格, 关系一般的再加一到两成价格。这里面的学问很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
该人士表示,其实买建材也不能盲目地相信熟人的话,如果这样反而会吃亏,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观念已不适用,找熟人是为了省价钱,可是对于熟人来说,他也必须能够有利可谋才能生存下去,在有利可谋的基础上,你和他本质上还是商业关系。由于交情深厚不等的原因,一般托熟人的话表面上好像便宜了一点,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价钱上有的人往往会欺熟,你不会好意思还价,他说要多少钱,你都会相信,钱也掏得特别快,等你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好意思指出或索赔,结果花费并不比别人低。所以找熟人关系也得看实际情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