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操工,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个不入流的行当,但浑源县沙圪坨村村民不为世俗偏见所累,从普通的搓澡工做起,把搓澡做成了品牌,以至于很多同行都冒称来自沙圪坨村。日前,走基层采访小组一行来到该村,在整洁的街道上,记者碰到刚刚辞掉酒店洗浴部经理工作的刘志军。
刘志军说,1994年村里就有人外出当起了搓澡工,那时人们心存“再穷不能丢面子”的想法都不愿意让村民知道。1996年春节时,在家开四轮车跑运输的刘志军得知村里几位当搓澡工的村民每月能收入6000元时,他就和同乡一起外出当起了搓澡工。参加培训后,同乡把老刘介绍到一家洗浴中心工作,当月他就赚了4000多元。第二年,他把媳妇也带了出来。第一天下班后,媳妇数完手里的钱大叫一声“76元,我从没一天赚过这么多!”
老刘说,搓澡不仅要搓干净,还要通过按摩达到保健的效果。于是,他摸索出了对不同类型人的指法和力度。说起这些来他头头是道,搓澡时先擦脸,边说边用手在自己脸上比划了起来,全身要搓180下,时间不低于20分钟……澡搓的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渐渐沙圪坨的搓澡工有了名气。“1998年时,全村有600多人在外当搓澡工,每年春节回家时他们都包客车回村,车上各类年货装的满满的。”老刘自豪地说。
在搓澡的同时,老刘还买来书籍学习酒店管理,2000年,他在一家酒店当上了洗浴部经理,便把同村的十余名后生带了过去。老刘说,现在河北、包头等地很多酒店都让我去,一个月最少5000元,低了我都不去,就凭借“浑州搓澡工”这个劳务品牌我就值这个价。儿子也曾劝我别出去了,现在家里不缺钱,可我就是闲不下来。
由于沙圪坨村搓澡工搓出了名气,村里家家户户都靠此赚了钱,我也供两个女儿上完了大学,给儿子买了辆大车跑运输。村民有了钱,生活水平也高了,村里街道每天都有人打扫,超市每天能卖两头猪,猪肝、猪头肉去迟了都买不到。老刘边说边收拾行李准备起身去朔州一家酒店看看,环境不好我都不干,现在“浑洲搓澡工”这么抢手,不怕没地方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