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越来越近,许多孩子做题开始出现精力不集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做题很慌,还怕这怕那,容易烦躁,想放弃。针对孩子说的这种情况,专家开出了“药方”
学会放松自己
焦虑会让我们觉得紧张、担忧和激动,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放松的方法应集中于注意自己的呼吸、心跳以及肌肉紧张、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做深呼吸,以克服焦虑。
运用想象减轻焦虑
想象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然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比如将自己放入类似真实的情景中想象,这样就可以随时做好投身其中的准备,提高自信。
进行理性思考
看看自己面对焦虑情景时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考模式,比如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的预期等等。这些思考模式常常引发无谓的焦虑,试试换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例如,脑海里一直在想“这考试太难了,肯定完蛋”,结果焦虑得不行。若是换一种想法“这次考试的确很难,但我会尽力而为”,说不定效果会好得多。
理性接受专业引导
如果高考前的焦虑已经严重到干扰正常的生活,就得理性地求助于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考试焦虑主要有情绪宣泄法、情绪转移法、行为治疗法、认知治疗、催眠放松疗法,全身松弛与系统脱敏法以及各种形式的认知辅导方法。考生的自我教导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缓解焦虑的方法,自我教导训练包括以下步骤:
1、自我观察。观察自己学习与生活,找出不舒服的情境。
2、寻找积极的内在对话。例如,“紧张没什么可怕的,这只表示我该运用学到的适应技巧罢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