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刚刚立夏的古都大同,你就会发现古城已被层层的绿色包裹。树木葱茏,鲜花盛开,走在路上,你会闻到沁人心脾的花草清香。从2008年起,我市以生态立市,连续投资30亿元进行大规模城市绿化,全力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
把重点工程建成城市“绿肺”。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智家堡公园、东城墙带状公园、文瀛湖景观工程、御河两岸景观绿化工程、十里河综合公园及口泉植物园等重点工程,智家堡公园由一个十多年的垃圾场华丽转身,变成一个让游人流连忘返的森林公园;御河两岸景观绿化工程,成为镶嵌在古城与新区之间的“绿色长龙”;我市投巨资精心打造的文瀛湖公园,再现了文献中记载的“波澄一镜、文浪粼粼、鸥波上下”的美景;梓家村森林公园将堆积30多年的数百吨垃圾科学覆盖,让千亩垃圾山变成绿洲。
道路绿化建起绿色长廊。随着道路建设的快速推进,道路绿化也随之快速延伸。我市先后对魏都大道、迎宾路、云中路等100多条新、改、扩建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道路绿化率达24%以上,中央分车带绿化宽度3~5米,两侧行道树整齐划一,基本形成了道路绿化网络,从而使改造新建的每一条道路都成为城市的亮丽的风景线。
景点绿地星罗棋布。2008年以来,我市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名城保护修复工程,城市绿化和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同步进行,只要有空闲的地方,就要“见缝插绿”,在街道拐角处、社区街道旁、居民住宅区、单位庭院内建了许多小景点,巧妙地把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让绿化小品成为连接空间与人群的纽带,让人不出城可享园林之美,居闹市而赏花香之怡。全市先后建设小景点170多处,总面积61.3万平方米,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各单位开展园林化达标争先创优活动,各社区街道开展绿化美化评比竞赛,新建居民住宅小区绿地面积必须达30%以上,使全市441家单位和小区达到园林化标准。
据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43.42%、38.6%和11.89平方米/人,比2007年增长了11.83个百分点、13.8个百分点和6.69平方米,“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绿成景”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目前我市御河两岸景观绿化工程、梓家村森林公园以及道路绿化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大同人民正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绿化美化大同,力争早日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建成一个“宜居、利居、乐居”的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