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联百城

首页 > 聚焦大同 > 正文

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榜

支学明能帮就帮人一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4-07 14:42:24 字体:【     点击

    
  支学明,灵丘县石家田乡石家田村农民。
  
  支学明是个热心肠,做过的好事数也数不过来:途经浑源二岭,在沟底救助伤者;在河沟边上救下翻车受重伤的父子;深夜救助迷路的患病妇女……村民们提起支学明,都竖起大拇指:“这人,过热心,过好!”

 


  
身材矮小的支学明心存大爱  马明清  摄


  
  二岭沟谷抬伤者
  
  1985年深秋的一天,支学明接到弟弟在矿上出了事故的通知,心急火燎地坐上长途大巴车赶往大同。车行至浑源二岭时,令人惊呆的一幕出现在眼前:行驶在大巴车前边的一辆212车,莫名其妙驶出公路,在众人的尖叫声中,翻转着车身跌入沟底。
  
  “停车停车!”支学明大声朝司机叫喊,大巴车停了下来。支学明迅速跳下车,连滚带爬下到沟底。当时,212车4个轱辘朝天,支学明心想车里的人完了。突然,他听见有人喊救命。他想从车窗把受伤的人拽出来,可车被挤压得严重变形。他拉拉车门,车门动了一下,他憋足劲,打开了车门。一个满面是血的伤者在支学明的帮助下挪出车来。此时,大巴车里的几个乘客也来到了沟底,加入到施救的行列。
  
  为了让3名伤者及时得到治疗,身材矮小的支学明手勾住伤者的肩和头,身体贴着山坡,两脚用力,“爬”上公路。3名伤者被抬上大巴车,呼啸着疾驰大同。一路上,支学明怀抱一位伤者,伤者的血把他衣裤浸湿了一大片。车到了雁北地区医院(今五医院)时,车里的乘客一下子全走了。支学明跑了3趟,把3个伤者背进急诊室,又为他们挂了号,一直到把伤者安顿好,他才离开医院。
  
  河沟边上救父子
  
  2009年5月的一个下午,支学明像往常一样,在田地里挥动锄头,为半尺多高的谷苗除草松土。刚才还艳阳高照,一阵凉风吹过,顿时乌云遮天,电闪雷鸣。突然,支学明听到若有若无的救命声。他直起身循着喊声一路小跑奔向公路。
  
  原来是一辆三轮车冲出了公路,翻扣在了河沿边。车旁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挣扎着,有气无力地叫喊着救命。一旁孩子的父亲,腰部以下露在车外,上半身则被卡在了车厢里。
  
  车槽重重压在孩子父亲身上,支学明用力掀车,无奈他势单力薄。他抬头四望,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坚持一会儿,我去喊人。”说完,支学明拔腿就朝村子方向跑,边跑边高喊“救人啦!救人啦!”
  
  闻讯赶来的几位村民,将那孩子的父亲从车里救了出来。伤者口鼻耳出血,面色苍白,已经休克。“赶快去医院!”支学明把伤者背上公路,送到县医院,直到伤者家属来到医院,他才安心回家。
  
  深夜救助失踪女
  
  2009年仲冬,西北风呼啸的一个夜晚。晚10时,支学明从村东头的母亲家出来,打着手电往自家走。走到乡镇卫生院的时候,隐约看到一个人扶着墙慢慢挪步。“扑通”,那人摔到了,爬起来,没挪动两步,又重重地摔倒在地。支学明快走几步,用手电一照,是个女人,披头散发,目光呆滞,浑身打颤。“你是哪个村的?”对支学明的问话,那女人没有一点反应。“这天寒地冻的,一黑夜还不得冻死?”支学明心想。怎么办!支学明一弯腰背上她,走向自己家。
  
  支学明背着一个女人进了家门,着实把正看电视的妻子吓了一大跳。
  
  灯光下,支学明才发现,背进家的女人,衣着单薄,满头的枯草,满身满脸都是土。
  
  支学明说明情况后,妻子忙着给那女人下了碗面。待那女人吃过饭,支学明的妻子给她洗了脸,换上自己的棉衣棉裤。
  
  第二天早上,支学明和妻子一起,将那女人送到了村卫生院。经多方联系,支学明联系到了那女人的家人,原来,那女子姓张,患有精神病,从家出来后迷路走失。“幸亏遇到您这样的好人,不然我姐不知道会是啥结果。”见到支学明时,张家人拉着支学明的手久久不松开。
  
  “能帮就帮人一把”
  
  “每年春种秋收,老支不仅照料自家的地,还惦记着旁人的,谁家忙不过来了,他就去帮忙,长年就这样。”不少村民都记着支学明的好。
  
  “支学明,好人,热心肠,生人熟人谁有事了,张个嘴,他决不顶脸。”这是老支留给村里人的印象。
  
  “人活一世,谁没个犯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人一把。”这是支学明助人的初衷。
  
  记者  邹立萍

(责任编辑:lj)

------分隔线--------
------分隔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