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企业强。
终于听到了企业愿意放下架子,以给员工办理养老保险等为代价来破解“招工难”事情。
招工难在我市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市某食品加工企业,已经通过媒体招聘市场监理一职半年之久,但该职位却至今虚位以待。在我市不仅高端人才难招,在服务行业,就连一些简单技能工人也面临招工难困境,尤其是频频告急的服务员,这简直难坏了一些微小企业的小老板们。据说有的饭店因招不到工,老板不得不亲自上阵,临时充当服务员,甚至还有一些微小企业因此而濒临倒闭。笔者认为,服务行业招工难,说白了还是用人单位姿态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低。
用人单位姿态高,由来已久。过去由于用工供大于求,助长了企业的一些不正常用工行为。例如企业不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加班不给加班费、工资待遇偏低等,由于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大多数员工为保住饭碗,不愿也不敢维权,得过且过,忍气吞声。
现如今供求关系逆转,求大于供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企业仅仅想通过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来留住员工,恐怕还不够。更应该加上人性化的管理,如改善恶劣的工作环境,改进不良的用工行为等。在过去几年,饭店服务员的生活环境差已为人所共知,尤其是一些从外地远道来同就业的女孩子,常常在一些小饭店呆一段时间就“学坏了”,这也暴露了一些饭店在管理上的极度匮乏。
笔者认为,要想破解我市目前面临的“招工难”,主要还得用工企业转变观念,放下姿态,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也许有人认为,如果给员工的待遇高了,加上缴纳各种保险,对中小企业而言恐难以承受。事实上,除非这个企业不思进取、苟且偷生、鼠目寸光,否则对于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气魄的企业,辅以员工的智慧、勤奋和创新精神,企业想不兴旺发达都难。
早年毛主席曾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如今,企业主动要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立足发展走出的完美一步,值得众企业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