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热线频频接到市民反映,中巴车改线涌入魏都大道后仍不改之前“强硬作风”,致使市内交通状况雪上加霜。昨日,记者就此对沿线中巴车营运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场直击
中巴车数宗“罪”
现场一:占道候客随时停车。 26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魏都大道西门外岗三中校门口附近走访时发现,中巴车临时停靠现象非常严重,几乎平均每隔二三分钟,就有一辆中巴车占道停靠候客,最多时会同时有3辆车停靠抢夺客源?熏致使交通拥堵不堪。
现场二:车速过快频闯红灯。在魏都大道顺城街口记者看到了惊险的一幕,当一名推着自行车的市民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准备过马路时,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中巴车面对红灯不仅没有减速,反而为超越前车将车拐入右侧车道直行,闯过红灯差点撞倒该市民。
现场三:挤占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沿路公交站点前交通总是拥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中巴车占用公交车道候客,造成公交车无法正常进站;在三医院岗,经常会看到中巴车并入非机动车道右转驶入迎宾街。
中巴车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还有很多,尤其为争取客源,在拥挤的道路上相互赶超,让人看得惊险万分……
是疏是堵
市民自有说法
在接到的热线电话里有的市民提出,中巴车违规运营已成顽疾,既给城市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又有损城市形象,必须下大决心治理,建议不让中巴车进市区,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车系统,以逐步取代中巴车。
一位家在矿区经常坐中巴回家的李先生说,中巴车路线比较灵活,尤其是回矿区,没有中巴还真不方便,但中巴车在管理上确实混乱,没有统一票价,没有固定站牌,司乘人员言行极不文明,缺乏相关部门监管。但以目前的情况看,中巴车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规范运营。
不经常坐但常遭遇中巴车“飞车”惊吓的市民刘先生表示,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加强对中巴车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与管理,使司乘人员规范从业、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