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摆摊:从社恐到“咆哮式”叫卖
下午五点,我们扛着折叠桌、棚子和货品,吭哧吭哧地摆到学院外面。支摊时手忙脚乱——棚子差点被风吹跑。
起初,我们像复读机一样小声念叨:“沙棘膏杏膏果泥……免费试吃……”路人都绕着走。直到天黑后客流渐多,组里社牛的小李突然扯开嗓子:“纯手工!零添加!小姐姐来尝尝,不好吃我当场表演倒立!”这一嗓子直接把路人逗乐了,摊位瞬间被围住。
javascript:;
试吃盒见了底,但真正的考验是收摊——晚上九点,我们拖着酸痛的胳膊拆棚子、搬桌子。还东西的路上,桌子棚子把手勒得掌心发红,却莫名兴奋:“明天得带个喇叭来!”
javascript:;
第二次摆摊:小天才电话手表“投资人”
这次我们学聪明了:提前在班级群发定位,直播间全程对着摊位喊:“沙棘糕杏糕免费试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虽然没折扣,但看热闹的同学还是来了不少。
javascript:;
最意外的“销售冠军”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攥着小天才电话手表,站在摊前眼巴巴地问:“姐姐这个多少钱?”我们逗他:“你有钱吗?”他立刻举起手表:“我有支付宝!”最后他认真扫码买了一袋沙棘膏,还主动当起“代言人”,逢人就喊:“这个超好吃!要来试试吗?”路人被萌得纷纷过来看,小朋友甚至和我们一起拍推广视频,镜头前比耶的样子活像个小老板。
javascript:;
粗糙但真诚的“商业模式”
复盘时,我们自嘲策略简单到“简陋”:
叫卖话术:全靠音量取胜,核心句是“免费试吃+手工无添加”,搭配“倒立”“退学”等离谱担保;
线上导流:直播间不搞优惠,纯靠“来看我们社死”的好奇心驱动同学到摊;
客户维系:我们在微信上与客户取得联系,实施货送到寝方案。后续询问售后体验,争取抱揽回头客。
写在最后
这两天的“掌柜”体验,让我们彻底撕掉了电商课的纸上谈兵。搬棚子时的腰酸背痛、小孩哥扫码时的震撼、路人小姐姐试吃后买的“再来三包”……这些碎片拼成了比销量更重要的东西:商业不是数据,是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