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劳务信息,用手机或电脑在家就能参加应聘。大同市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就业服务中,以此作为推动力提升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效率。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同市公共就业服务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低、服务手段落后、就业服务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的面对面招聘方式。2013年11月市政府决定将原展览馆改建成新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为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新的人力资源市场改造建设中,我市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在走访了徐州、呼市、哈尔滨等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聘请了人社部专家对市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市政府拨款用于新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在未来的两至三年里,大同市将以“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思路创新就业模式。招聘方式上,在原有现场招聘洽谈的同时,利用自助服务终端在电脑触摸屏上进行求职应聘、利用手机客户服务终端通过手机进行求职应聘、在电脑互联网上求职应聘以及利用远程面试服务终端实现求职者与用工单位的远程面试等。在信息联网上,依托省级就业信息系统,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就业信息共享,求职者不论在市级人力资源市场还是在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乡镇、村的就业平台,都能实时看到用工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就业服务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同时,通过建立全市就业信息大数据库可以准确地了解全市就业失业状况和用工状况,为统计分析、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