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联百城会员之家
标题:
2015大同全市经济运行指标
[打印本页]
作者:
15635227878
时间:
2016-3-1 08:22
标题:
2015大同全市经济运行指标
2015年,大同市上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运适应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深化各领域改革,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整体经济运行也呈现出不少亮点。
9.0%GDP全年增速
经济总量增加
增速全省第一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9亿元,比上年增加51.2亿元,居全省第五;
GDP增速四个季度一直保持全省第一,全年增速为9.0%,超全省5.9个点,超全国2.1个点。
20.7亿斤去年粮食产量
连续3年突破
20亿斤大关
农业总体稳定增长,粮食产量虽有微降(比上年微降0.5%),但仍站在20亿斤大关之上,农村经济平稳运行。
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工业平稳增长
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位列全省第一。增速比全省高11.2个点,比全国高2.3个点。
以煤炭为主的传统产业以及以同煤集团为首的省属企业引领全市工业增长,增速分别为11.5%、21.5%。全市原煤生产完成12258.93万吨,比上年增长7.4%。
114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新开工项目大幅增加,同煤集团拉动贡献大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项目投资完成1006.2亿元,增长20.5%,较上年增速上升了12.2个点。
从项目看:全市新开工项目1152个,增长80%。
从重点企业看:同煤集团完成投资150.7亿元,增长24.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8个点。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期性指标
(1)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2.9亿元,总量排名第五,增长9.0%,比全省高5.9个点,比全国高2.1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2)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56.5亿元,总量排名第二,增长11.0%,比全省高1.2个点,比全国高2.7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二。
(3)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5.7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六,增长8.4%,比全省高11.2个点,比全国高2.3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4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七,增长6.8%,比全省低8.0个点,比全国低3.2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九(第三、第七并列)。
(5)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2.4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五,下降12.0%,比全省低2.2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六。
(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7.7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四,增长4.8%,比全省低0.7个点,比全国低5.9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八。
(7)全年规上工业实现利税70.8亿元,增长5.2%。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见民生指标)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见民生指标)
2.民生性指标
2.民生性指标
(1)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6%,比去年回落1.1个点,比全国低0.8个点,与全省持平,居全省第7位。烟酒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衣着类涨幅居前三位,累计涨幅分别为3.1%、3.9%、1.1%,拉动总水平上涨约0.72个点。
(2)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1元,全省排名第八,增长7.5%,比全省高0.2个点,比全国低0.7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8元,全省排名第九,增长8.0%,比全省高0.7个点,比全国低0.9个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二。
3.约束性指标
安全生产: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59起,死亡44人,比上年减少17起,下降22.4%;死亡人数减少5人,下降10.2%。
(二) 经济结构占比情况
全年全市GDP完成1052.9亿元,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6.4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完成440.0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556.5亿元,增长11.0%。
煤炭工业增加值完成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规上工业67.9%,比上年提高5.4个点。
非煤工业增加值完成114.3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占规上工业32.1%,比上年下降5.4个点。
(三) 先行指标完成情况
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下降8.5%,全省排名第九,比全省低3.6个点。其中工业用电量比上年下降13.4%。
货运量:大秦铁路货运量1593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大同机场货邮吞吐量1902.7吨,比上年下降8.0%。
银行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181.6亿元,较年初增加148.5亿元,增长14.4%。
56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市场稳步增长,住宿餐饮业逐步回升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城镇和乡村分别实现零售额478.19亿元和89.48亿元,两者分别增长4.78%和5.2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6.3亿元,增长9.3%,增幅较去年回升5.1个点。
281.17亿元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稳步发展,机场旅客吞吐量平稳增长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8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762万美元,增长6.87%;国内旅游收入278.86亿元,增长17.91%。
机场旅客吞吐量4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9%。
292天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
空气质量保持较高水准,继续名列全省首位
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6,比上年下降0.41,位居全省第一,超额完成省下达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累计292天,在省内所有城市和省内国家环保重点城市排名第一。
八降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实现八个下降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火灾事故起数比上年分别下降17.67%、7.14%、22.37%、10.20%、15.53%、33.33%、41.67%和17.73%。
欢迎光临 惠联百城会员之家 (http://www.dtcxw.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